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信息网络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信息>调研与交流

宁波市应用支撑平台试点实施经验材料

积极试点实施平台

努力建设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宁波市财政局

在财政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金财工程”建设于2006年全面启动,并被列入应用支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试点单位。目前,我市平台试点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初步建成了基于平台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平台试点实施的目标。

一、平台试点实施工作的进展情况

根据“金财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和财政部对平台试点工作的要求,我市研究确定了基于平台实现一体化财政管理的整体系统架构。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一体化建设要求,我们经过二年多的开发建设,初步建成了“宁波市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完成了预算管理、支付管理、账务管理、公务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和分析查询等六大主体功能模块,并投入实际应用。系统总体运行平稳,功能上基本覆盖了当前我市各项财政业务工作,管理范围上覆盖了所有财政性资金,有力地支撑了当前财政管理与改革的各项工作。

平台试点工作启动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业务处与信息中心全力协作,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试点工作。第一,根据《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整理了我市基础数据,并重新梳理了业务流程,确保基于平台整合后的新系统能够支撑财政业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二,一体化开发了各业务管理模块,在各模块关键功能节点上预留了与平台的整合接口,并充分应用平台交换组件保证数据传输顺畅准确。第三,建设了内部办公门户系统,基于平台实现统一用户管理,利用门户单点登录实现了不同应用系统的集成,将财政业务处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内部邮件系统等集成到一个界面上,方便了日常事务的处理。第四,以平台为标准载体和数据中心并作为新系统的稳固基石,将新系统整体接入平台,基于平台实现上下级财政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目前,平台和新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已正式上线运行。预算单位使用系统中的预算编制管理模块完成了2008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现正在依托系统开展2009年的预算编制工作,有400余家预算单位通过在线或者离线方式使用系统完成了预算一上的编报工作。国库支付管理模块于2007年7月18日起上线试运行,支付资金范围涵盖“预算内”、“预算外”、“一级预算单位自有资金”等。目前,集中支付上线单位共87家(实际涉及预算单位119家),覆盖了市本级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和部分二级单位,同时与各主要商业银行实现了数据交换。截至今年10月底,市本级已在系统中处理实拨业务7500多笔,涉及资金192亿元,处理集中支付业务25500多笔,涉及资金26亿元。账务管理模块已建立起了预算内、预算外、支付中心、土地出让金等账套,在功能上满足了各类财政资金会计核算的需要。非税管理模块根据“以票管收”的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实现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业务框架,系统经过前期的试运行,目前已在7家单位上线,计划到年底推广到60家单位。公务卡模块作为国库集中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9月起按分批实施的工作计划,首先在20家预算单位上线运行。基于平台构建的分析查询模块已将分散在各个模块中的各类报表和查询功能进行了有效集成,方便了日常查询。基于平台交换组件构建的数据交换模块保证了各种信息的及时、稳定交互。

二、平台试点实施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和摸索,我市“金财工程”建设和平台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现了财政管理的一体化,业务的规范化。根据财政部提出的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我市从金财工程建设规划开始就树立了业务一体化和技术一体化的理念,随着建设工作的推进又更进一步地树立起了管理一体化的理念。一体化的理念既渗透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现过程中,也渗透到参与系统建设的财政干部的思想中。新系统建设时,充分利用了以平台为标准的载体和存贮的中心这一特性,以预算单位基本信息、预算科目、会计科目和预算指标体系为基础,以指标控制和科目核算为基本手段,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的控制和授权,构建完整的工作流程,消除了以前业务流程被多个系统割裂的状况,实现了财政信息系统的整合。目前,信息高度集中、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财政一体化大系统的体系架构,在我市财政已基本形成。

(二)基于统一平台的系统设计,统一了技术规范。一体化是“金财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而统一平台则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新系统的建设以统一平台为基础,各个业务模块通过在关键功能节点上预留的接口统一接入平台,在同一个框架下实现了各项财政管理业务的互动。在整个系统建设过程中,统一了数据规范,制定了各类信息的数据标准及数据交换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文件标准等,为本级内部信息交换、上下级财政之间的数据交换、财政对外数据交换提供统一、通用、规范的底层技术支撑。

(三)初步实现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基于平台建设系统的设计框架,为逐步接入更多的单位端功能创造了条件,为接入单位端模块留出了扩展的余地。系统以灵活的方式提供与外部系统(如代理银行、清算银行、银联、人事、采购中介等)的通讯。系统依托统一平台实现了业务流程的灵活定制,实现了财政业务的流程化管理;通过配置实施的方式快速实现对财政业务变更的支持,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通过设置岗位、角色、权限,将工作权限定制到相应的角色和岗位中,实现岗位权限的灵活管理,能适应不同级次财政业务要求。

三、平台试点实施的体会

(一)领导重视与支持是关键。宁波市财政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第一阶段建设目标,首先是由于得到了财政部的大力支持。财政部在业务上、技术上给予了我们大量的指导,提供了先进的财政业务管理理念和系统建设思想供我们借鉴和学习。部领导和部信息中心领导在2007年多次赴宁波视察工作,实地了解我市金财工程建设的情况,对项目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部平台建设项目组的同志也多次到我市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指导工作,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其次,局领导重视,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合力。为建设好新系统,连续二年就信息化建设问题召开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进行专题研讨,明确了建设目标和思路。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宁波市金财工程(一期)实施意见》,制订了《宁波市金财工程(一期)项目建设规划纲要》。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金财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下成立了由各业务处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的金财工程业务需求小组,专门负责财政业务的梳理;成立了以信息中心人员为主的技术小组,负责系统建设的技术工作。明确了职责,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平台试点应用工作在我市能够得以成功完成,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

(二)明确目标是基础。建设一体化大系统最大的难题是财政业务流程的不统一和不确定性。一方面,我市上下级财政、不同地区财政的业务差异很大,另一方面,目前财政管理仍处于改革的进程之中,管理方式仍会不断地变革。如何在存在差异、变化的情况下,制定出明确的、切合实际的系统建设目标,是我市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前期信息化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宁波市财政工作的实际,经过多方共同分析、论证,提出了我市金财工程建设的目标:即“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系统整体规划,构建完善的、与公共财政职能相适应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使之既能够支持各个阶段财政管理的需求,又能有效应对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向各级政府提供实时、准确的财政管理信息,为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具体为一是要实现财政业务的一体化,实现一本账管理;二是实现业务流程的可配置,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三是实现技术、业务基础的标准化,解决系统的可扩展性,为下一步的深化应用打好基础。目标明确后,为我市财政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指明了今后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三)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是难点。信息化建设既不能太超前,又不能太短视,不然都会造成重大的浪费。如只追求短期应用,忽视长期的规划、忽视对实际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忽视在技术构架上的设计,往往会造成一个软件生命周期过短,出现建了拆,拆了建的状况。在硬件投资上也是如此。反之,如太超前,就会脱离实际,开发的软件不符合实际需要,硬件投入不能在设备生命周期内充分发挥作用,也会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我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利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进行了审慎论证、分析,充分认识到建设新系统不等于简单地抛弃旧系统及保护已有投资、利用已有资源的重要性,决定在业务管理上能继续发挥作用、在技术上能集成的现有系统都应该予以充分利用。

宁波市的财政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系统建设的进程上看,目前也只是实现初期的建设目标,离实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新系统在技术上还有不少难点有待进一步解决。在实现财政管理全面信息化上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数据分析利用、领导决策支持、统一技术标准和深化规范建立上不断加强。进一步贯彻落实财政基础数据规范,丰富业务系统功能,加大平台的推广应用力度,着力构建以财政业务为导向,应用支撑平台为基础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全面推进我市“金财工程”建设。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