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晶:财政部“一网通办”平台设计方案
一、平台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要求,国务院各部门合力推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旨在实现全流程一体化的在线服务,以统一的服务窗口面向企业和群众,是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的强有力举措。
按照“先联通、再提高”的总体要求,目前已有43个国务院部门、31个省和新疆兵团的共计200多万项政务服务事项上线试运行。其中,财政部上线三项内容:“设立免税场所事项审批”、“彩票发行管理事项审批”、“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介绍各审批事项有关要求,并提供在线办理审批业务的入口。财政部及其他国务院部门以统一的身份认证面向用户,各省分别设立独立的身份认证平台,同时也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验证,实现了用户共享、统一管理。
财政部“一网通办”平台围绕财政管理业务建立,是各级财政领域对外的服务窗口,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入口,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造专门服务财政业务的“一网通办”智慧平台。
二、平台建设目标及思路
(一)财政管理“一网通办”平台建设目标
一是涵盖所有面向公众的财政业务。财政管理“一网通办”平台应该是一个最全面、最权威的财政业务查询、办理、管理的一体化平台,面向企业和群众,同时也面向财政管理人员。所有财政对外的审批事项、公开信息、通知公告、沟通交流等内容都可以纳入“一网通办”平台。
二是提供高效的办事途径。“一网通办”平台提供给用户的应该是更简单的操作步骤、更精简的信息输入、更快速的结果获取。在信息检索上,应该实现模糊查询、全文检索;在事项审批上,应该做到能提取到的信息就尽量避免重复录入、能画流程图说明问题就尽量减少大段文字,审批结果可选择以短信等方式告知,缩短用户知悉时间;在信息公开方面,应该分类展示各方面信息,方便用户快速定位;在用户管理方面,应该尽可能多的汇聚用户属性,减少不必要的身份核验、信息录入操作。
三是建造基于共享互通的大数据平台。基于平台内各业务数据共享互通的优势,利用云计算强大算力,采用新型知识标识架构、深度学习算法、认知计算及人工智能方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数据、业务、决策服务,构建财政服务的智能化体系。打造一个风格一致、整体集成、数据互通、紧密联系、高扩展性的智慧服务平台。
(二)财政管理“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思路
综合参考其他部门、地方的一体化平台建设思路,设计财政“一网通办”平台模型如下图。
一是建设中央和地方一体化平台。模糊中央与地方的界限,消除地区概念,以整个财政领域为范围,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做到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业务规范统一,各个业务系统以数据资源体系为依托,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
二是实现跨部门数据协同共享。财政“一网通办”平台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组成部分,目前来看,各国务院部门业务系统依然相互独立,业务数据并未实现共享。从财政的角度来说,如果数据仓中能够包含公安、人社、教育等数据,用户身份认证、学历资格认证等可通过财政的平台一键操作,无需再通过别的渠道实现,办事能够更加便捷,也能真正做到“只进一扇门”。
三是归纳整理平台业务需求。除了现有的“设立免税场所事项审批”、“彩票发行管理事项审批”、“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之外,平台还应增设“互联网+监管”的信息公开模块,同“互联网+监管”系统对接并共享数据;增设财政政策权威发布区域;增设个人事项查询入口;增设政策咨询途径;增设话题讨论区域;增设财政宣传渠道;增设财政核心业务服务区等。
四是建造完善的用户信息库。梳理平台上需要的用户相关信息项,整理用户注册时或在线填报审批事项时填录的信息,结合数据仓中的公安系统、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的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避免信息重复录入,并提供更完善的用户信息维护机制,定制用户“名片”。去除不必要的身份验证,提升用户友好度。为用户构造“个人空间”,提供待办提醒、工作日志查询、文件收藏、高级检索等功能,提升用户归属感。
三、平台实施建议
平台采用当下最常用的模块化页面布局,主界面如下图。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核心业务服务、在线事项办理、互联网+监管内容查询、信息检索、政策咨询、话题讨论、个人空间。
(一)探索核心业务服务
一是开展非涉密项目的在线评审工作。目前项目评审的工作分散在各个评审机构的自建系统中进行,评审机构各自为营,通过收集项目材料,分析项目合规性、实施必要性等,并出具评审意见。很多评审通过的项目,在经过预算评审中心的“考验”时则可能会被给予“建议不予安排”的审核意见,也可能被核减一半甚至一多半的支出计划。评审机构和预算评审中心的结果差异之大,体现了评审行业需要统一标准、打造统一平台的急迫性,而项目库的审核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息息相关,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打造统一项目评审平台,在线实现项目评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数据方面,中央部门预算系统可为“一网通办”平台提供数据接口,用户自行选择非涉密的相关项目,提交到平台,委托中介机构在线评审;标准方面,预算评审中心可制定评审准则,提供评审案例,作为评审参考依据;大数据应用方面,各个部门每年待评审项目的数据是海量的,对评审人力资源的需求巨大,为提升效率和准确度,可将以往年度已评审项目数据入库,按照项目类型建立预算评估模型,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训练评审模型,从而自动得出未评审项目的评审结果,作为项目评审的参考,提高评审效率的同时也更具客观性。
二是开展绩效管理相关工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政府的钱要花得其所,才能使民众信服。如今,在各项方案的推进下,从中央来看,各个部门每年以项目为单位,向财政上报同项目支出计划相匹配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针对绩效目标的年中完成情况上报绩效执行监控,根据绩效目标的年度完成情况上报绩效目标自评内容。由此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海量的绩效数据,如何管理和利用?第二,绩效指标设立随意性太大,有些指标实现门槛过低,有无相关标准约束?首先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将非涉密项目绩效内容导入“一网通办”平台,由部门预算系统提供接口,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充分利用绩效评价结果,获得后续预算安排建议,充分利用绩效执行监控数据,提供项目异常预警,等等。其次第二个问题,预算司绩效处正在积极推进绩效指标库的建立,希望通过统一维护绩效指标库,提供预期目标的参考标准,来避免用户自设指标不合理的问题。而绩效指标库前期的建立和后期的维护,工作量都是巨大的,如果将统一的绩效指标库构建功能放在“一网通办”平台上,由各部门共同提供分行业分领域的指标数据,平台自动实现比对、去重、编码,再由绩效处审核、统一管理、每年统一发布、逐年修订完善,将形成一个良性的构建和更新机制,相比线下分部门整理的做法将高效数倍。
三是发布每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变动情况。每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都会出现一定变动,包括变更、删除、新增,预算单位一般在“一上”预算编制阶段,就需要依照最新的科目表来编制预算,但是科目书的最终定稿出版往往在“一上”数据上报之后,对于预算单位来说,获取科目变动信息的渠道仅有科目书这一种,这样是很不合理的。预算司体制处对科目的改动一般是逐步完善的,如果能够在“一网通办”平台上实时发布已确定的科目变动情况,将为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带来便捷。
四是提供财政下发软件相关技术支持工作。中央部门预算系统、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系统等单机版软件,由于程序更新需要,需要下发升级程序和操作说明等内容,可以利用“一网通办”平台实现;另外,整理财政下发软件及在运行系统,分别设立反馈入口,相关意见建议可通过平台反馈,平台自动推送给相应技术支持人员,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技术服务。
(二)打造权威的信息发布窗口
财政新闻(包括财政改革各项举措、各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财政公开数据(包括彩票销售数据、地方债发行情况、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部门决算、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等)、通知公告(包括制度、准则征求意见的通知、会计资格证书考试信息通知、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通知、国债发行计划通知等)都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对外发布,打造一站式信息发布窗口,使得用户所关注的财政相关内容都可在“一网通办”平台中获取。
(三)提供监管信息查询入口
依托于正在建设的“互联网+监管”系统,获取监管数据源,面向社会公众公开非涉密的监管信息数据,保障公众、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相关信息,提高监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监管。
(四)提供事项办理渠道
财政相关的六类行政权力事项(许可、给付、奖励、确认、裁决、其他)都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进行办理,相关联的对外服务事项系统(行政审批系统、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资产评估机构备案系统等)同平台相对接,实现事项在线办理,结果在线反馈,电子凭证在线申领等。
(五)提供政策咨询途径
采用公众用户留言,财政用户回复的方式,提供在线政策咨询途径。为了避免给财政用户的日常工作带来负担,回复意见不采用实时回复的模式,而是选择定期统一回复的方式,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分析关键字,自动归类问题并推送给相关司局用户,避免人工梳理问题造成的时间浪费。
(六)预留话题讨论区域
按照“贴吧”的模式,在平台中建立“财政吧”模块,用户可以自发发起贴子,引发讨论跟帖,也可查看其他人创建的话题,发表自己对财政改革的看法、对减税降费的理解、对关税政策的解读等,引导公众关注财政知识,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让财政领域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
(七)开辟财政宣传渠道
财政部、各地监管局、部属事业单位及地方各级财政在财政改革、创新发展等方面屡屡取得新突破,相关非涉密内容可以在“一网通办”平台中发布,分享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进展、展示政策落地成果,鼓舞干部士气、凸显财政人的风采。
(八)提供个人事项管理区域
为用户提供“个人空间”模块,查询个人事项办理进度、查看个人已办事项记录、查看个人操作日志、管理个人收藏、定制个性化查询、提供待办提醒功能等等。让用户有归属感,更加充分的体验“一网通办”平台相关服务。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